首页

上校s女王 视频

时间:2025-05-29 01:45:01 作者:中国渤海最大海上油气平台完工起运 浏览量:39450

  中新社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 应妮)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和尊重。

普洱景迈山当地民众在采茶。 谭春摄

  在景迈山,先有森林,后有村寨。

  人们感恩大山的收留,珍惜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并合理利用山地环境:水源地在山顶,古茶林和村落在山地的中部,外围的防护林可以防止冬天低温和病虫害传播,而耕地则在水源充足的低海拔地区,避免种植过程中对古茶林的干扰。

  澜沧县博物馆副研究员熊登奎指出,这样一种“垂直海拔土地利用”的方式让森林得到利用、茶林得到保护、村寨得以延续,彰显了先民遵循自然、保护古茶林的智慧。

  村寨规划也秉持着集约用地的原则:村民们会在建寨之初先设立每个村子的寨心,景迈山人认为每个寨子都有守护神,而寨神的居所就在寨心。为了得到寨神的庇佑,民居都围绕寨心布局。村民就地取材,用竹子、木头建起房屋。为适应本地多雨潮湿的气候,形成了底层架空的民居形式,这种类型被称为“干栏式建筑”,人们在这里从事茶叶晾晒、揉捻工作。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邹怡情负责对景迈山传统民居建筑进行修缮及内部适用性改造利用,从最基础的防水、隔音等问题入手,让老屋新生,在景观风貌上实现聚落空间与遗产地的整体协调。如今,行走在景迈山,古茶树枝干遒劲,叶片茂盛,传统民居风貌依旧,消防、饮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在景迈山,先有茶树,后有居民。

  每年三四月,制作春茶是景迈山人的头等大事,也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最讲究的采摘与制作工艺,仍依赖手工完成,茶叶被铺洒到专为晒茶安置的露台上,等待阳光的雕琢。

  当秋天茶籽成熟,村民会在林间空地补种茶籽。古茶林是古树、新树、大树、小树共存,有机更新的古茶林,与祖祖辈辈景迈山人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文化景观。

  早在2004年,景迈山各村落的电线改造就“让道”于古茶林。后来政府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景迈山的古村落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澜沧县委副书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张丕生透露,为实现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普洱市颁布实施专项法律3部、规章制度7部,完成对现行177项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整理工作,并编制了景迈山村庄规划,为遗产区范围内15个自然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

普洱景迈山当地民众在祭茶祖。  自培平摄

  在景迈山,万物有灵,茶树有魂。

  茶山人将茶叶视作生命的一部分,由生态伦理衍生出信仰体系。

  万物有灵是景迈山人所持的朴素观念。敬畏自然、守护生灵成为当地民众自觉的生态伦理。每逢重要节日,村民会到佛寺祭拜。南传佛教是景迈山傣族和布朗族共同的信仰。

  茶祖崇拜则是景迈山种茶民族的民间信仰。他们将带领先民迁徙至此并开辟茶林的部落首领奉为茶祖。布朗族的茶魂树、傣族的茶神树代表茶祖守护着茶林,见证了古茶林延续千年,依然充满生机。

  每年四月,布朗族会迎来最重要的节日“山康茶祖节”。布朗族人将一年中最好的春茶献给茶祖帕哎冷,在茶魂台呼唤茶魂,祈求茶祖保佑茶林和村寨。在布朗族庆祝茶祖节的同时,傣族迎来傣历新年泼水节。大家将新制的春茶献给缅寺,把黄米饭、蜂蜡献给茶神树,以表达感恩之情。

  记者在芒景山茶魂台看到,每组祭祀柱有五根,分别代表了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佤族等景迈山区域内五个世居民族。以“和”为核心的景迈山茶文化,强调天和、地和、人和,身和、心和、意和,反映出养生、修性、怡情、尊礼的精神内涵,塑造了当地世居民族平和友善的民族性格,在有限自然资源条件下的各民族之间不仅没有发生战争,而且相互帮助,和谐共存。

  茶,已经深入景迈山人的基因。“我6岁开始采茶,采到88岁”,一位老人说;“我们生活中的粮食和钱财,是从茶叶中来的”,一名母亲说;“我是景迈山的姑娘,茶林是我们的嫁妆”“我爸爸做草药,茶对于我就是布朗族的一种药”,景迈山的青年人这样说……

  茶树,让景迈山人有了根。千百年来,景迈山人不断“驯化”茶树、与茶共生共荣,有了这千年万亩古茶林。

  所以,如果有人问:景迈山上的古村寨何以成为今日样貌?答案是,从这座山上生长出来的。

  以茶为生、以茶为乐、以茶为神,景迈山人创造出一个氤氲着茶香的物质与精神世界。(完)

【编辑:王祎】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超联赛火爆回归 上海浦东足球场迎来2024首秀

本次会议由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安徽省分行、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等16家金融机构负责人,各市光储办负责人,以及全省100余家光储领域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完)

共和国故事|听冯远征、张凯丽、热依扎、陈丽君讲述75年的文艺变迁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回顾历史,以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创造了南泥湾精神。三五九旅这支英雄的部队跋山涉水,跨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进入新疆,并响应中央号召脱下军装,扎根边疆、屯垦戍边。70年来,历经三代兵团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兵团人在一片片人烟稀少的荒漠戈壁建起了一座座绿洲新城,也缔造了不朽的兵团精神。

青海湖北岸哈尔盖草原:普氏原羚的理想家园

浙江省印发《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将“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任务排在36项重点任务的首位,推进大企业对标“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的发展路径,促使其智能化升级迈向更高水平。

甘肃酒泉:让滞留车辆“寒流”变“暖流”

伴随着自民党内主要派阀的解散,以及时下岸田宣布不参选,陈洋认为,这意味着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将变得难以预测,也意味着这次或将有多人参加总裁选举。

海报|八张图带你了解巴西——

丙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但它通常只会引起轻微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并不明显,大多数出现在儿童中,很少引发大规模流行。丙型流感病毒不仅能感染人,还在猪、狗和牛等动物中有发现。但总体而言,丙型流感较少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